水稻种植
大棚水稻种植密度,大棚水稻种植密度是多少
2025-05-01 07:06:05 水稻种植 0人已围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棚水稻种植密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棚水稻种植密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种植密度多少为合理?
水稻种植密度因地区、土壤、品种等因素而异,但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500-600株水稻为合理。水稻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以成熟颖果入药。味甘,温。和中消食,健脾开胃。
一般每亩大田栽1.2万窝左右;常规稻、穗数型品种、肥力中偏下的田块和采用手工栽秧方式的密度偏密,一般每亩大田栽1.5-2.0万窝。
杂交稻每亩栽1.2-1.5万窝,每窝插2粒谷秧苗,常规稻每亩栽万窝,每窝栽4-5粒谷秧苗,保证杂交稻基本苗达到每亩3-4万,常规稻达到每亩7-10万。
什么叫稻谷的密度?
稻谷通常以容积密度(即容量)反映出稻谷籽粒大小、形状、整齐度、质量、腹沟深浅、胚乳质地等质量的综合指标.通过测定稻谷容重,可以对稻谷的品质进行定量判别.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稻谷质量标准中,均将容重列为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粮食部门,亦将容重作为评价粮食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水稻密度与其他条件的关系如何?
水稻种植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极大,合理密植是水稻获得优质高层的关键技术之一,水稻种植密度与水稻品种、土壤肥力、栽培制度及水肥管理等有关系。
首先,不同的品种其分蘖能力有差异,一般杂交稻分蘖能力强,常规稻分蘖能力较弱,在播种时常规稻的用种量要多;不同品种的穗部结构、耐密性有差异,种植密度也是不同的。
第二,土壤肥力条件差的田块宜适当加大密植,保证水稻有足够的基本苗,有利于获得高产,而土壤肥力好的田块宜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密植。
第三,水稻种植可采取移栽、直播、抛秧、机插,水稻播种量不同,如常规稻美香占2号,直播用种量6-8斤,抛秧用种量5-6斤,移栽用种量3-4斤。
第四,一般偏施氮肥的田块,容易分蘖过多,株高过大;少施磷钾肥或缺乏中微元素,水稻的分蘖也会受到影响;长期灌深水或遭遇干旱均会影响水稻的分蘖,不利于群体结构的形成。适时晒田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穗的形成。
总之,水稻种植应“良种+良法”配套,要根据品种的特性、栽培制度等进行适宜的密度栽培,要加强水肥管理(平衡施肥,“浅、晒、湿”灌溉方法),以保证拥有足够的基本苗,从而获得高产。
您好!我是醉美壮乡小东,做为一名农村人,乐意为您解答,发表自个以下观点
1.以前小时候春耕时节,到水田里帮忙插秧苗,在那个时候农村插秧方法还没有那么先进,都还没有出现用秧模来播种子,我们当地农民把它叫做抱秧。以前是把种子播撒到事先弄好的一个长方形的水田上,等秧苗长成后一棵一棵的拔出田,然后再把秧苗插到另一块水田中去。
2.插秧苗也是要讲科学的,棵与棵的间距要掌握好,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因为水稻的丰产与插秧的密度有关,不要以为插得密集点,就产量多,这个不成正比的。种得过密集,当幼苗长成中年苗后,因为太密集了棵与棵之间不透气,不利于它们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好,水稻长势就不好,影响到产量。同时,在喷农药时,也因种植太密了,导于不能全面的除虫。当然,过度的植种过稀,既不利于保证产量,又不利于生产出优质美味稻米(超市卖的那种口感香气的米)。
3.在插秧时,我们不可能太死板了,秧苗的间距一它是多少厘米才合格,也不可能随身带把量子来操作。一般间距什么把握呢?以个人的手掌长度为依据,即,手掌的中指到手腕的距离。
好了,读书少,没上过农业大学,也没有像百度里的讲解那么专业术语化。农业经验源于生活,以上的见解没有教课书那样的精彩讲解。觉得不错,给个赞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棚水稻种植密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棚水稻种植密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