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哗哗落,尿素啥时降价?有机构预测可能要大跌
但是到了今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走弱,国际尿素价格“断崖式”下跌,当前国际尿素价格已与国内严重倒挂,使得出口优势全无。有业内人士分析,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尿素出口几乎没有可能。第三,成本降低,供应明显增长。
从2021年年底到2022年年初,尿素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如今已达到2600元吨上下。
尿素下调20-40元/吨价格系统显示,调整后的尿素价格下调20-40元/吨,其中河南下调20-30元/吨,山东下调20-40元/吨,湖北下调10-20元/吨,江苏下调20元/吨,陕西下调30元/吨,辽宁下调10元/吨。
不过业内预计尿素下降仅是短期震荡调整行为,在外围东北市场下游复合肥工厂拿货支撑,期货价格的上调,以及出口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尿素降价空间有限。
尿素为什么价格不稳定?
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便是大贸易商的背后操作,工业场板开工不景气,尿素的部分下游成交量其低,需求量也不大,前期高价走货承压,后市场又有倒挂迹象。
尿素价格持续下跌,市场观望情绪较重,下游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不高。尿素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货源冲击,导致华北地区工厂收单情况较差。
国内尿素价格下跌主要受几方面影响:一是供给端处于高位。由于尿素价格上涨,生产企业利润普遍处于近5年来的高位,在此影响下,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尿素开工率维持高位。
化肥价格又涨了,复合肥、钾肥、尿素价格统统上涨,怎么回事?
导致磷酸一铵价格上涨的原因:由于原材料的价格在持续上扬,毕竟磷矿石局部已经出现停产,目前供货出现紧张的场景。
尿素价格的上涨直接原因是近期尿素厂家新单成交增多,企业短时新货供应紧张,主动提高价格。而促使新单成交增加的主要有这么几个市场变化:下游复合肥厂家恢复生产,尿素作为原料需求量增加。
再加上生产加工、出厂运输等等人力成本,一袋化肥才能投放到市场中。
玉米、小麦价格集体下跌,市场上化肥价格却集体上涨,进入3月下旬后,尿素价格再次涨到3000元/吨以上的价格,磷酸二铵、复合肥等价格,也有了50-100元/吨的上涨幅度。
而目前国内尿素价格大幅普遍上涨,部分地区价格涨到3000元/吨以上,复合肥也涨势明显,近期有50-100元/吨的涨幅,磷酸二铵方面市场稳中有涨,钾肥价格猛涨,价格持续大幅度上行。
怪中国出口少?全球尿素走高,日韩、欧美更甚!“尿素荒”是为何
1、中国从煤炭中提取氨气生产尿素,但近来因煤炭价格上升及电力短缺问题,中国加强了对尿素出口的管制。因为受到中方供应减少影响,韩国正面临车用尿素溶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的生产原料尿素紧缺问题。
2、尿素出口当然可以商检,可以出口。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3、自2013年5月末以来,全球尿素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历史上,在全球尿素价格阶段性探底的过程中,中国尿素出口价格总是高于作为全球小颗粒尿素市场基准的黑海FOB价,并随着黑海FOB价格的企稳回升而上涨。
4、国际上不论西亚还是北美,天然气的储量都非常的丰富,原材料更易获得,不会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反观国内,由于天然气储量有限,供应长期存在缺口,因此国内天然气制尿素的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证。
5、这时再加上俄罗斯化肥出口“断供”,就更使得全球化肥市场雪上加霜。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影响的就是农民的种植成本。
6、出口大于进口是顺差,反之是逆差。从外贸宝海关数据系统中就可以看出,是顺差。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短暂企稳后,尿素又要涨?这次涨多少?
二是需求上涨。尿素需求主要分为农用需求和工业需求,其中农用需求占到尿素总需求的约50%,17%左右用于加工复合肥,工业需求则主要用于加工复合肥以及板材等,占比约30%。
首先看成本方面,煤炭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小涨之后又再次回落。天然气方面则由于国际天然气供需紧张导致冬季天然气仍然面临十分短缺的问题,因此带动天然气价格整体上涨。不过气头尿素企业到12月也纷纷进入冬季停产期。
但进入10月后,却再次上涨。截至8日,尿素普遍涨幅已达到120-150元/吨,主流报价在2950元/吨,而部分地区已超过了3000元大关。
尿素一吨涨400元,复合肥、二铵涨至高位,4月肥价还涨吗?
1、到了2022年,预想的尿素价格继续下跌没等到,结果等到的确实继续上涨。截止到3月24日,多地尿素出厂报价再次超过了3000元/吨。而2020年期间,尿素的主流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
2、目前尿素价格再次上调,涨幅每吨在10-50元不等。
3、尿素、二铵、钾肥、复合肥等价格,从2月下旬开始,一直到3月中下旬,整体上都是处于上涨阶段,并且上涨幅度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