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啃石榴树叶的飞虫是什么虫,怎样防治?
可能是:白粉虱。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
你好,这种发生病虫害了,可能是白粉虱。一般用乐果等内吸性杀虫剂。如果是盆栽的树不大,可用一个大塑料袋罩住,点燃一截蚊香放进去,几分钟后就全部杀灭。
白粉虱繁殖力强大约一个月发生一代,一年10代,而且幼虫成虫卵同期存在。防治方法:花卉进室前严格检查,清除后入室以防蔓延。
茶黄蓟马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以若虫和成虫锉吸幼嫩芽叶的汁液进行危害,有时也可危害叶柄、嫩茎和老叶,受害叶片背面出现纵向的红褐色条痕,条痕相应的叶正面略突起,失去光泽。受害严重时,叶背条痕合并成片,叶片僵硬变脆。
以下内容为大家介绍了茶树茶黄蓟马的特征习性、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0.9mm,体橙黄色,头宽约为长的1倍。
最后叶片失去光泽,僵硬,变厚,变脆,容易脱落。同时,新梢顶芽受蓟马为害后生长点受到抑制,出现枝叶丛生或芽顶萎缩,不能长成结果母枝,严重影响树冠扩展,导致减产甚至失收。
茶黄蓟马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0.9mm,体橙黄色,头宽约为长的1倍。触角8节,第1~2节淡褐色,第3~8节淡褐色,第3~4节有“U”字形感觉器。复眼红褐色,复眼后有鬃2根,单眼橙红色,单眼间有鬃2根。
复眼暗红色。前翅橙黄色,近基部有一小淡黄色区;前翅窄,前缘鬃24根,前脉鬃基部4+3根,端鬃3根,其中中部1根,端部2根,后脉鬃2根。
茶叶蓟马、茶黄硬蓟马。成虫体长约0.9mm,橙黄色,触角8节,第四节上各有一V形感觉锥,前翅淡黄色,有2条翅脉,腹部第二至七节背面各有一囊状暗褐色斑纹。初孵若虫乳白色,后渐转黄色,三龄时出现翅芽。
茶黄蓟马成虫、若虫多在嫩叶、叶背锉吸汁液,受害叶缘卷曲,呈波浪状,叶片变狭或纵卷皱缩。叶脉淡黄绿色,叶肉呈现黄色刺伤点,似花叶状,叶片失去光泽、僵硬,变厚、变脆,容易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略呈纺锤形,橙黄色或黄褐色,腹部黑褐色,口器锉吸式。翅2对,狭长无色透明,前翅略宽,后翅很狭,周缘有较长的缨毛。卵肾形,淡黄白色。
(1)柑橘蓟马的形态特征蓟马虫体微小,一般体长只有1毫米左右,肉眼不易发现。体色为黑色或黄色。两对翅狭长透明,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翅脉退化,只有两条纵脉,停栖时翅平行放置在背上。
茶黄蓟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3)采摘灭虫。一般可结合防治小绿叶蝉进行,及时分批采摘,有助于消灭一部分卵和若虫。同时减少新叶存留时间,以恶化其营养条件,减少其发生。(4)药剂防治。于春茶结束后,施药防治。
防治方法:蓟马抗药性差,及时喷药易收到效果,在6—8月高发期用8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连喷2次,有良好效果。
农业防治 ①搞好肥培管理,提高茶树耐害能力,及时清洁茶园,减少茶黄蓟马越冬场所。②可结合防治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及时分批采摘,有助于消灭一部分卵和若虫。③结合采摘,适时轻修剪,抑制虫口发生。
防治方法:做好控制冬梢和冬季清园工作,剪除被害嫩梢并集中烧毁,减少食料源和越冬虫源。黄板诱虫。可在茶黄蓟马发生盛期,在茶园行中每亩插15—20张黄板(A4纸大小),黄板纸片底端距茶叶蓬面10—15厘米为宜。
信阳茶树害虫两大一小分别是什么?
尺蠖类。一般此类幼虫的识别特征是幼虫有两对腹足,爬行时提背拱起。主要种类是茶尺蠖和油桐尺蠖。茶尺蠖:俗称拱拱虫,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等茶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安徽、江苏、浙江等茶区发生情况较多。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常见的茶叶病虫害,其症状是茶树叶背出现小白点,导致叶片卷曲、萎缩、焦枯等症状。
富阳市茶树病虫害以虫害居多,如食叶类害虫(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吸汁性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病害发生相对较少,较常见的以茶炭疽病为主。
茶树主要虫害种类有:叶蝉类,包括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螨类有茶橙瘿螨,在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茶跗线螨在西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的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茶短须螨在江南茶区局部茶园发生。
这项措施不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而且能破坏病虫越冬场所,杀灭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虫,深埋枯枝落叶,减少病原基数。四是及时分批留叶采摘。
危害荷花的茶黄蓟马如何防治?
1、农业防治 ①搞好肥培管理,提高茶树耐害能力,及时清洁茶园,减少茶黄蓟马越冬场所。②可结合防治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及时分批采摘,有助于消灭一部分卵和若虫。③结合采摘,适时轻修剪,抑制虫口发生。
2、(1)农业防治:采用抗性品种,搞好肥培管理,清洁茶园,分批及时采茶,可在采茶的同时摘除一部分卵和若虫,有利于压低虫口基数,控制害虫的发生。(2)物理防治:利用茶黄蓟马的趋色性,用黄色色板诱集粘杀。
3、(2)5月中下旬,叶片上开始出现茶黄蓟马时,对树体喷药防治。6月中下旬喷第2次药,7月中下旬虫口密度最大时喷第3次药,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用速灭杀丁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5%。
4、(1)药剂防治:主要掌握在嫩梢期若虫密度较大时喷药。①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倍喷雾;②40%乐果乳油800~1000倍喷雾,均有效。
5、如果茶黄螨的危害较重,可以通过调整棚内的温度(人为制造温差)来防治茶黄螨的繁衍。白天温度提高到32-35℃,保持2小时以上,夜间温度在11-13℃之间,可以抑制茶黄螨的繁衍。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