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叶霉病怎么治?
1、防治番茄叶霉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该病菌的生理小种很多,应根据优势生理小种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播前种子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播种。第二,农业防治。
2、可以用腈菌唑, 腐霉利,异菌脲, 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氟比菌酰胺.肟菌酯, 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 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间隔7天在连续喷施一次。
3、因此,叶霉菌的控制应及早进行。广谱杀菌剂的使用百菌清(达克宁)、扑海因(异菌脲)、甲基托布津等。
4、番茄叶霉病主要是高温高湿,若温室内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大于90%,发病可以从无到有,10多天蔓延全田。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多雨。
5、叶霉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异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吡唑醚菌酯等等,选择一个或者二个,交替使用农药成分。加有机硅助剂喷雾更好。打遍打透。
6、在目前防治番茄叶霉病主要靠利用抗病品种。但是在一些无理想的抗病品种的时候,仍要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由于叶霉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内,因此要由棚室消毒做起。
西红柿叶霉病怎么防治?
1、①喷雾施药。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绿妃或露娜林。②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
2、建议用嘧霉胺或腐霉利或嘧菌环胺或咯菌腈或异菌脲加嘧菌酯加中生菌素或农用链霉素或叶枯唑或春雷霉素进行防治。
3、因此,叶霉菌的控制应及早进行。广谱杀菌剂的使用百菌清(达克宁)、扑海因(异菌脲)、甲基托布津等。
4、在目前防治番茄叶霉病主要靠利用抗病品种。但是在一些无理想的抗病品种的时候,仍要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由于叶霉病主要发生在保护地内,因此要由棚室消毒做起。
5、叶霉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异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吡唑醚菌酯等等,选择一个或者二个,交替使用农药成分。加有机硅助剂喷雾更好。打遍打透。
6、番茄叶霉病,通风不畅,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病, 一般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退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
番茄什么病?叶子有霉
西红柿常见的病害有:番茄猝倒病、番茄立枯病、番茄病毒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等等。番茄猝倒病 是番茄幼苗期常见的病害。育苗期间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感染灰霉病的番茄叶片,初侵染时,病菌先从叶片边缘侵染,呈小型的V字型病斑,病斑逐渐向叶片深度扩展,形成有轮纹状的大型V字型病斑叶表有浅灰色霉层。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番茄常见病,发生在所有蔬菜产区。气温低、连续多雨的年份危害严重。病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大量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
症状识别。该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有时也为害花、果实。叶片发病最初是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病斑边缘不清晰。叶背病斑上生灰白色至黑褐色浓密霉层。后期霉层变为深灰色至黑褐色。
樱桃番茄叶霉病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
1、温度太高,没有进行预防,病毒传染比较严重,也有可能是经常阴天,太过于潮湿,没有经常通风,都会导致叶霉病。
2、可能是因为它的根部里面有很多的细菌,然后进行循环之后就会出现疾病,很有可能是因为温度比较低或者是温度比较高,导致他们没有办法适应,可能是因为在近期的天气里面,经常会有雨水的天气,导致排水不良也容易导致发病率加重。
3、【答案】:番茄叶霉病的病原为,属褐孢霉属真菌,异名为黄枝孢菌。番茄叶霉病的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种皮内越冬。
4、因为持续下雨气温、或自然通风欠佳、或温度大、或阳光照射弱、或栽种密度大、或得快连茬及管理方法不合理易引起叶霉病的产生。樱桃番茄叶霉病预防方式 取种抗病性樱桃番茄种类。
5、症状识别。该病主要为害番茄叶片,有时也为害花、果实。叶片发病最初是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病斑边缘不清晰。叶背病斑上生灰白色至黑褐色浓密霉层。后期霉层变为深灰色至黑褐色。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佳红、佳粉3号、佳粉1辽园金粉、佳源大粉、双抗2号等品种有较强的抗叶霉病的能力。(2)种子处理。播前种子用5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播种。(3)轮作。
①喷雾施药。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绿妃或露娜林。②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
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可以用腈菌唑, 腐霉利,异菌脲, 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氟比菌酰胺.肟菌酯, 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 等药剂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间隔7天在连续喷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