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矢尖蚧应该采取哪些防治方法?
矢尖蚧危害程度与树势有关,因此应做好柑橘园的防治、施肥、防冻及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培养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虫性。
若虫口不多时也可在第二代喷药防治危害果实。防治柑橘矢尖蚧用药须知施药指标为:有越冬雌成虫的去年秋稍叶片达9%-10%或2个以上小枝组明显有虫或少数叶片出现枯焦。
防治时应采取单株挑治的办法,减少对天敌的杀伤。若天敌数量很少,可释放天敌,以便增强其控制力。化学防治。矢尖蚧第一代若蚧发生整齐,容易防治,其后则世代重叠,虫龄不一,防治效果通常不好。
矢尖蚧的简介
1、成虫雌介壳箭头形,常微弯曲,长2—4mm,棕褐至黑褐色,边缘灰白色。前端尖、后端宽,2龄蜕皮壳黄褐色于介壳前端,介壳背面中央具l条明显的纵脊,其两侧有许多向前斜伸的横纹。
2、矢尖蚧在广东、广西、福建每年发生3~4代;贵州、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发生2~3代;陕西和甘肃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以受精雌虫越冬为主,部分以二龄若虫越冬。每年4月下旬当日均温19℃以上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
3、雄介壳狭长,长1.2—1.6mm,粉白色棉絮状,背面有3条纵脊,1龄蜕皮壳黄褐色于前端。雄成虫体长0.5mm,橙黄色,具发达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末性刺针状。 卵椭圆形,长0.2mm,橙黄色。
如何防治矢尖蚧?
1、(1)加强综合管理,使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2)剪除蚧虫严重枝,放在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再行烧毁。亦可刷除枝干上密集的蚧虫。(3)保护引放天敌。
2、(1)做好施肥、防冻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培养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虫性。结合冬剪,在4月份以前及时剪除虫枝、荫蔽枝、干枯枝,集中焚烧,减少虫源。改善柑橘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危害,在盛果期经常查园。
3、防治措施:1)化学防治药剂0.5%果圣水剂800-1500倍、25%优乐得1500-2500倍、48%乐斯本或25%喹硫磷1000-2000倍、绿颖(敌死虫或喷洒油)100-200倍、95%机油乳剂50-150倍液和松脂合剂10-20倍液等。
4、矢尖蚧危害程度与树势有关,因此应做好柑橘园的防治、施肥、防冻及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培养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虫性。
5、使用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倍液+5%啶虫脒2000倍液进行防治。冬季或者是早春时分,喷洒3-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蚧壳虫成虫发生高峰期的时候,使用40%融蚧乳油800-1000倍液+20ml杰效利喷雾防治。
6、该药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蚧壳虫药剂,可以用于防治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防治矢尖蚧、糠片蚧、蜡蚧、粉蚧、褐圆蚧等害虫效果较好,是一种不内吸的杀虫剂,安全高效。
柑橘矢尖蚧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1年发生2~3代,以成虫、卵和各龄若虫在主干和枝叶上过冬。吹绵蚧发生时期因地而异。吹绵蚧常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温暖高湿为其适宜的气候条件。气温在20℃左右,湿度又高,为产卵的适宜条件,15℃以下产卵量显著减少。
介壳虫一般喜欢生活在阴湿和空气不流通或阳光不能直射处,故寄生在叶片上的多附着于叶片背面,寄生在果实的则多在近蒂部果萼相接处或果面凹陷处。
柑桔矢尖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在辽宁、北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但黄河以北,冬季只能在温室中生活;四川、贵州、浙江、福建北部一带橘园,密度较大。
受害严重的嫩叶扭曲变形。由于它主要以雌成虫越冬,次年代发生较整齐,故化学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代2龄期。若虫口不多时也可在第二代喷药防治危害果实。
(2)生活习性 柑橘瘤壁虱一年发生10多代,主要以成螨在虫瘿内越冬。春天柑橘萌芽时,成虫从老虫瘿内爬出,为害春梢的新芽、嫩枝、叶柄、花苞、萼片和果柄,受害处迅速产生愈伤组织,形成新虫瘿。出瘿始期与春梢萌芽物候期基本一致。
花叶子上长了很多粘液是什么虫害?
感染了介壳虫:介壳虫会分泌一种粘液,这是它们用来保护自己的。如果植物感染了介壳虫,就会出现黏黏的东西。处理这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快将虫害叶子剪掉,或者用刷子刷掉虫害。虫害数量多的话,需要喷洒药剂。
花叶上粘粘的东西是蚧壳虫,蚧壳虫吸食叶片的养分后,会使叶片流出粘粘的东西。若是花卉植物受蚧壳虫侵害,需要及时给植株除虫。若是虫害较少,可使用肥皂水或洗粉水除虫,若是虫害较多,可使用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进行除虫。
花叶上有粘液是因为蚜虫虫害导致,若虫害较轻,可以喷洒风油精稀释液治理。若情况较严重,需要喷洒疥虫净杀灭害虫。
花上出现一些白色的粘东西,也可能是感染了蚧壳虫。当感染蚧壳虫之后,可以先将生了虫害的枝叶剪掉,将枝叶剪下来集中销毁掉。如果虫害的情况较轻的话,可以使用自制溶液来处理,可以选择肥皂水、洗衣粉水、烟丝水等来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