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效唑的基本信息
多效唑: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生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根部发育,开花结果,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上,一般在苗期和花期前后使用;并且还能用来防治白粉病、枯萎病。
既能抑制顶端生长优势,还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具有保护细胞膜与细胞器膜,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作用。烯效唑在植物体内降解速度较快,基本无土壤残留,对人、畜 低毒,安全性比较高。
烯效唑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的作用和多效唑类似,但药效较多效唑强烈,一般用量相同,药效可为多效唑的5~10倍。烯效唑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降解较快,基本无土壤残留。烯效唑对人、畜低毒,大、小鼠急性口服LD50均大于1800 mg/kg。
然后,在花生前期 只要不是太旺长,不必控制。最关键是盛花期过后的管理。多效唑之类的尽量少用。增施磷肥,钾肥,钙肥的补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多菌灵,烯效唑。吡唑醚菌酯等。
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以溶液的形式使用,结合各种不同的抑菌剂,形成复配剂刑,有效控制农作物病害,但不能和多效唑、烯效唑复配。
市场上一些以乙烯利、多效唑、烯效唑为主的单品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控制玉米高度,而且其用量不好把握,并且,多效唑与烯效唑产品残留量高,对后茬作物影响较大,因此,一般不宜采用。
烯效唑的使用方法
喷洒烯效唑的方式也有多种,包括喷雾和灌溉。需要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喷洒。最后,使用烯效唑应注意合理施药,避免影响农作物质量和环境。
烯效唑控旺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亩用30克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0克能元库(99%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然后对花生进行喷雾即可。喷药时间以下午3点左右为宜,若喷药后的6小时内遇到降雨,则要重喷。
对于水稻。进行浸泡种子所使用烯效唑浓度以及浸泡的时间由水稻品种而存差异,通常是用百分之五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到2500倍液进行浸泡种子大约需36小时到48小时,之后稍微洗涤进行催芽。
花生控旺使用烯效唑方法:第一次使用 (1)时间:果针开始大量下扎、田间开始封垄时即可使用,黄淮海地区可在每年7月22日至25日左右使用。
在小麦拔节期(宁早勿迟),每亩均匀喷施30-50mg/kg的烯效唑药液50kg,可控制小麦节间伸长,增加抗倒伏能力。
烯效唑使用的最佳温度
1、最好在Ph2-7。短日照植物,在每天在长日照植物生长15小时,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黑暗与10℃的花芽发育夜间温度。 夏天插菊苗的管理是遮阳很重要的七天每天喷水插入好芽枯萎不占上风。
2、白天最好不要超过32℃,晚上一般保持在12℃到18℃。也就是说,只要温度高于12℃,夜间就不用再关闭风口,以免夜间棚内温度过高。因为一旦夜间温度过高,最有可能是茎干过度生长,也直接导致落花落果。
3、应在病情发现后及时处理,按照烯效唑的使用剂量和频度进行喷雾,以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其次,使用烯效唑时还需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方式。农作物的生长期和气象条件都要被考虑,以确保烯效唑的喷洒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4、施用1克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以控制作物的生长,其有效期大约为7-10天。使用的剂量过少或者天气过旱,可能无法达到控制作物生长的效果。
烯效唑加磷酸二氢钾的作用
1、是的,烯效唑加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烯效唑是一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与磷酸二氢钾结合使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2、烯效唑具有抑制植株生长的作用,可使茎秆生长健壮,从而抑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而磷酸二氢钾本身便具有控旺效果,两者混用为增效配方。烯效唑的应用 广谱性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3、烯效唑是三唑类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有抑制顶端生长优势,矮化植株,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光合效率,抑制呼吸作用。同时,具有保护细胞膜与细胞器膜,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作用。
4、烯效唑、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打花生可以一起打。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烯效唑打花生几天见效果?
1、烯效唑打花生7-10天见效果。烯效唑,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兼有杀菌和除草作用,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2、(1)时间:首次喷药后,经过10-15天左右(约为8月10日至20日左右)便可再次喷施。
3、一般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为花生施加烯效唑,每亩只要使用40~50千克左右就可以了。
4、烯效唑 (1)花生始花期,喷施50-100毫克/升的烯效唑药液,下针15天后喷施100毫克/升的烯效唑药液,施药后可降低株高,使茎秆变粗壮,叶片变厚,颜色变深,还能促使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输,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