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条螟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预防和治理措施
1、为害症状:幼虫蛀食玉米幼苗茎秆,造成枯心和整株死亡。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4代,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早春10℃以上的温度来得早,则大螟发生早。靠近村庄的低洼地及麦套玉米地发生重。
2、防治措施:①选种抗病、避虫的优良品种。②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准确掌握虫情。③利用天敌,包括保护自然天敌、人工繁殖蜂卡、田间挂卡,以及释放天敌如赤眼蜂等。
3、谷粒受害多发生于护颖或谷粒表面,呈褐色小条斑。发生规律:温度在25-28℃时易发病。缺磷,长势不良,发病重;长期深灌发病重;阴雨高温气候有利窄条病发生。单季晚稻一般受害较重。
4、为害症状: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荚。发生规律:(1)世代。年发生2~4代。(2)越冬。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
5、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谷子大青叶蝉的相关知识,供农户们参考。
6、为害症状:谷子发芽出土前,咬去生长点,造成缺苗断垄。谷子鳞斑叶甲主要以成虫为害谷子嫩芽。随着谷子的播期和幼芽发育的早晚,其为害部位和程度也不~样。谷子出土时,咬食嫩芽的生长点,使谷子不能生长,甚至死于土中。
高粱的条螟有哪些形态特征?
1、冬型幼虫于越冬前脱皮后,体面各节黑褐色毛片变成白色,体背有四条紫褐色纵线。蛹:体长14~15毫米,红褐色或暗褐色,有光泽。腹部5~7节各节背面前缘有深褐色不规则网状纹,末节背面有两对尖锐小突起。
2、为害症状:幼虫咬食心叶叶肉,留下表皮,呈“窗户纸”状,稍大时咬成不规则的小孔。条螟在高粱、甘蔗和玉米上的蛀茎部位,多在节间的中部(玉米螟多在茎节附近),作环状取食茎髓,被害植株遇风折断。
3、条螟前翅上纵纹较深,前翅外缘顶角、臀角较宜,体型稍大,别于粟灰螟。
玉米螟和条螟的生活习性有何差异
便从节的中间叶鞘蛀入茎秆,别于玉米螟。遇风时受害处呈刀割般折断。受害茎秆里同一孔道内常有数条幼虫,该虫龄数差别较大,少的仅4龄,多的9龄,一般多为6—7龄。
主要虫害 玉米的常见害虫约有40多种,其中主要的有为害地下部分的蝼蛄、小地老虎等,为害地上部的有:苗期有蓟马、蚜虫;暴食叶片及整株的有玉米螟、斜纹夜蛾、棉铃虫等。
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条螟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玉米等的秸秆中越冬。第二年5月化蛹、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产卵于叶背基部或中部。
①单食性:只取食一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单食性。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②寡食性:取食一个科或近缘科内的若干种植物的昆虫的食性叫寡食性。如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和与其近缘的木犀科植物。
为害症状:幼虫咬食心叶叶肉,留下表皮,呈“窗户纸”状,稍大时咬成不规则的小孔。条螟在高粱、甘蔗和玉米上的蛀茎部位,多在节间的中部(玉米螟多在茎节附近),作环状取食茎髓,被害植株遇风折断。
习性: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游猎型和定居型。游猎型者,到处游猎、捕食、居无定所、完全不结网、不挖洞、不造巢的蜘蛛。有鳞毛蛛科,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
甘蔗条螟的生活习性怎样?
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所以是在越冬死亡率低。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一年会繁殖有1-5代,所以种植的时候可得防治。
几种蔗螟生活史和习性比较 广东、广西年生6—7代,海南、台湾7—8代,无明显休眠期。世代重叠,终年为害。
白螟主要危害广东雷州半岛蔗区,每年发生4~5代,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初孵幼虫乳白色,较活跃,可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危害,幼虫先从心叶叶脉侵入,沿中脉直达生长点。
二点螟、条螟1年发生3~6代,黄螟发生6~8代。甘蔗生长全程可受害,苗期可造成枯心苗,中、后期可造成螟害节、风折株、死尾等,导致甘蔗产量损失20%~40%,糖分降低。防治措施:①选种抗病、避虫的优良品种。
条螟的形态特征
高粱条螟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4毫米,灰黄色,头胸背面浅黄色,下唇须长,向前方突出。前翅灰黄色,中央有一个小黑点,外缘直,内有7个小黑点,翅面有黑色纵线20多条。后翅色浅。
形态特征 成虫长10~12毫米,翅展18~28毫米,黑褐色小型蛾子。前翅浅褐色,外缘有1条由黄白色小点连成的纵纹,在接近翅中央处,有1较大的黄白色线条。后翅淡灰色,有2条与外缘平行的黑色波状纹。
形态特征成虫 淡褐色,体长8一l0毫米,前翅灰褐色,外缘有淡黄色条纹,翅中央近前缘有一深黄色斑,顶角内侧前缘 有不明显的三角形浅黄色小斑,后翅浅灰黄色,有两条与外缘平行的波状纹。
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卵 椭圆形,0.5×1(mm),乳白色,有光泽,分散或2~12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老熟幼虫 体长19~21mm,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暗色条纹,周身有毛瘤。
条螟的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不同,玉米螟喜欢生长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方便饮食。而条螟喜欢生长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
(1)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草地螟属于鳞翅目螟娥科,别名黄绿条螟。有时危害辣椒,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危害花和幼苗。
蔗螟即草荒螟虫,属于昆虫纲鳞翅目。 甘蔗害虫。俗称甘蔗钻心虫。 常见种类有卷叶蛾科的黄螟、螟蛾科的条螟和二点螟。蔗螟的发生主要受气候因素、栽培制度、甘蔗品种和天敌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赤眼蜂能防治害虫是因为它具有寄生习性。能够对多种害虫的卵和幼虫进行寄生,比如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地老虎等害虫和卵,而当赤眼蜂的卵孵化出来后会咬破寄主的外壳,从而使害虫的卵或幼虫死亡。
腹面纯白色。蛹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2个突起,每个突起上具2刺。 雌蛾近白色。腹部、足黄白色。条螟前翅上纵纹较深,前翅外缘顶角、臀角较宜,体型稍大,别于粟灰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