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特效药
1、防治:土壤进行消毒,药剂可选择恶徾灵+甲霜灵,喷雾即可,目的就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在苗床时期,就要做好防低温、通风、壮苗的工作,秧苗生长越旺盛,抵抗力越强,后续的立枯病发病就越少。
2、水稻立枯病分为苗期立枯病和本田期立枯病,主要由镰刀菌(Fusarium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和腐霉菌(Pythium spp.)引起,其中以镰刀菌为主。
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使用敌克松600倍液或立枯灵500倍液叶面喷雾。水稻小苗发黄打什么药 水稻小苗发黄有可能是因为患上了水稻立枯病。
4、施用完全腐熟的肥料。处理好排水系统,避免地面潮湿。苗间距不能过密,以免造成地面不通风和光照不足 2苗床消毒:恶霉灵1200-15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1500-2000倍液,与土壤相拌,进行消毒。
5、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好药。恶甲水剂育苗灵。瑞苗青,育苗优,移栽灵都很好。防重于治,治过来也是小苗。
水稻秧苗枯死是什么病?
1、水稻烂秧病 是水稻种子、幼苗在稻田期死亡的总称,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侵染性烂秧两种,侵染性烂秧是指由绵腐菌、腐败菌和镰刀菌引起的。
2、水稻青枯病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水稻秧田期的生理性青枯病,发生比较常见,常与立枯病混合发生。
3、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秧苗对土壤酸碱度、水肥气热条件不适,而出现的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变黄、新根少或无新根,发生轻时,苗床秧苗变黄,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4、症状(1)叶片:叶鞘腐败病多发生在水稻孕穗期的剑叶叶鞘上,初期为害症状为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后面小斑集结成云纹状病斑,似虎斑;病斑继续扩展到叶鞘大部分。
5、秧苗生长期间频繁遭遇低温影响时,土壤弱寄生菌或腐生菌就会为害根系,影响秧苗吸水吸肥功能,造成水稻烂秧发生,进而田间出现秧苗青枯或黄枯死苗现象。根腐病为害。
稻苗立枯病怎样防治?
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水稻苗期立枯病防治方法 首先晒好稻种,以提高水稻种子活力和发芽率。晒种后再进行风选、盐(泥)水选,选出成熟度好、饱满的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时,温度要掌握适当,基本上稳定在10℃以上进行。
防治立枯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 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
(1)防治稻苗立枯病,在水稻秧田、苗床、育秧箱(盘),于播前每平方米用30%水剂3-6毫升(亩用有效成分60-120克),对水3千克,喷透为止,然后播种。秧苗1-2叶期如发病或在移栽前再喷1次。
(1)防治稻苗立枯病,在水稻秧田、苗床、育秧箱(盘),于播前每平方米用30%水剂3至6毫升(亩用有效成分60至120克),对水3千克,喷透为止,然后播种。秧苗1至2叶期如发病或在移栽前再喷1次。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1、凡不利于水稻生长和削弱幼苗抗病力的环境条件,均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尤以低温影响最大。因水稻是喜温作物,当环境不利(低温)时,抗病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
2、特别是种子传播,是导致病害大面积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的一些因素也会引起水稻立枯病的发生,比如土壤酸碱值过高、氮磷钾平衡失调、土壤肥力差等等。
3、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芽腐:该症状一般在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会变成褐色,病芽会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会出现霉层。
4、据观察,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 土壤问题。因为水稻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所以,土壤出现问题后,就很容易引发立枯病, 气候影响。
5、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病因分析 水稻立枯病从病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
6、水稻立枯病病因水稻立枯病菌一般在土壤中或植物体内越冬,在条件适当的时候侵染稻粒和生长衰弱的秧苗基部。碱性土壤易发病,苗床最低温度在10℃以下,高温在35℃以上时,或气温忽高忽低,也易发病。
水稻立枯病有哪些症状及如何防治?
1、水稻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和立针基腐等症状。芽腐是在出土前或者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中心枯黄,叶片不展,茎基较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
2、该病害的症状是在生长期间出现褪绿、干枯、秆边发红或出现白霉层等症状,很容易导致水稻的农产量下降。因此,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3、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芽腐:该症状一般在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会变成褐色,病芽会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会出现霉层。
4、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水稻得了立枯病很好判断,一般秧苗感染立枯病后心叶会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会变褐色,这是信号。有些秧苗的叶鞘还会有褐斑,发病严重时秧苗整株萎蔫,然后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