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鱼之一青鱼高产养殖方法技术有哪些?
1、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池中,应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食场要求平坦,无淤泥,并常年保持清洁卫生。
2、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3、草鱼、青鱼亲鱼秋培技术 投饲:秋季水温适宜,是草鱼、青鱼摄食量较多的季节。整个秋季,应采用以精料为主,精粗结合的投饲原则。草鱼的亲鱼每天应投喂小麦、豆饼等精料。
4、四大家鱼高产养殖 方法 严格选留亲鱼 选择天然原种,要求健康,性腺发育良好。个体重鲢鱼在6Kg以上,鳙鱼10Kg以上,青鱼在15Kg以上,草鱼在8Kg以上。亲鱼每年更新率应达10%左右。
青鱼养殖周期是多久
一条40斤的青鱼至少需要5年才能长成,但也可能需要10年或20年的时间,因为野生青鱼的生长速度因环境不同而异。如果环境适应,食物充足,青鱼一般2到3年就能长到40多斤。
青鱼的养殖周期比较长,所以回收成本比较慢,因为青鱼苗长到2~3龄,体重才可达3~5公斤,所以整体来说,青鱼从放鱼苗到上市,至少需要2年时间才能卖到差不多的价钱。
青鱼的养殖周期 青鱼的养殖周期一般为2-3年。第1年投放的青鱼苗,经过1年的生长后大约可以长到1斤左右,2年后可长到4斤左右,3年后重量可达到15斤左右,因此从投放鱼苗到上市差不多需要2-3年的时间。
青鱼大约需要养殖4年左右才能达到10斤,因为青鱼两年时间一般可以养到3-5公斤。青鱼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属于大型的经济鱼类,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青鱼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是比较优质的淡水鱼。
青鱼养殖有哪些知识要点
养殖水深。水深对于鱼类而言是很重要的,鱼按水深分深水鱼和浅水鱼,而青鱼就偏向于浅水鱼,所以养殖青鱼的池塘一般不需要很深。
养殖水域选择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放养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一定不能在阴雨天进行。青鱼养殖的放养密度在有增氧机的情况下,每亩能放养两千到三千尾。投饵喂食 青鱼主要是以食用螺蛳喂主食,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肉食性鱼类。
养殖池:一般来说青鱼都是大面积饲养的,可以作为一种经济鱼类养殖。因此需要一个养殖池,在放入青鱼前要做好消毒的工作。养殖池的地点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养殖。而且,最好是在上风向以及水源的上游。
养殖区域青鱼养殖,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地区,池塘周边要拥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达到一定标准,这样才方便对鱼池进行排放水的工作。另外,交通也要便利一些,便于对池塘管理。
青鱼养殖水域选择 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青鱼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塘 池塘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灌畅通、加注水方便。如果是老鱼池则必须进行清理,抽水干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小于20厘米;基本的生产用机械齐全,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按要求配备。
养殖水域选择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养殖水域内以及上风向、灌溉水源的上游,没有对养殖水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青鱼的养殖技术: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
养殖池的地点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养殖。而且,最好是在上风向以及水源的上游。喂食:养殖青鱼,要定期给它们投喂食物。一般来说可以每天两次,在上午8-9点一次,下午2-3点一次。
养殖区域 青鱼养殖,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地区,池塘周边要拥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要达到一定标准,这样才方便对鱼池进行排放水的工作。另外,交通也要便利一些,便于对池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