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菜”的产品分级与包装有什么重要性?
1、识别属于绿色食品的“特菜”应通过“四位一体”的外包装来判定。“四位一体”是指图形商标、文字商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编号和绿色食品防伪标志同时使用在一个包装产品上。
2、超市中的菜品要设计包装,增加产品的辨识度。电商平台的销售 通过自媒体、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产推广手段,将产品送到发货仓或直接发送到顾客手里。
3、优级产品规定水分≤67%、蛋白质≥11%、淀粉≤8%:普通级产品规定水分≤64%、蛋白质≥10%、淀粉≤10%;无淀粉产品规定水分≤70%、蛋白质≥10%、淀粉≤1%。
4、因此,企业不合格品管理不仅是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现场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合格品包括:不良品和异常品 不良品:是指经判断属于不合格品的产品,且经返工、特采后仍然不能使用的产品。
特菜“特”在哪里?
1、寿光蔬菜,因产于寿光市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打造出寿光的“品牌蔬菜”。
2、“特菜”英文名称为“special vegetable”,意思是“特殊的蔬菜”。美国加州大学蔬菜专业学生有一门必修课就称为special vegetable,它重点介绍非美国本土生产种植的蔬菜,如中国的莲藕、茭白、香椿、蒜薹等。
3、所以,目前通用的“特菜”称谓,习惯上是指当地较为新颖的蔬菜。在不同时期,“特菜”所包含的范围有其不同的内涵,“特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随时间、地点不断变化的概念。
4、中国地域辽阔,是一个蔬菜种植大国,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地方稀有种类蔬菜很多。在经济不十分发达,交通不十分便利的时候,一些地域性的名、特、优蔬菜品种只在较小的区域内流通,对于全国较大的范围内,却鲜为人知。
5、“特菜”的商品品质应高于一般的蔬菜品质。在外观上要求新鲜、整齐、完好、无病虫害。按蔬菜产品分级标准,应达到特级或一级。“特菜”成本一般高于普通蔬菜,为了提高其附加值,应重视采后处理。
6、“特吃”,主要是指如何吃“特菜”。很多菜比较新颖,一些消费者对如何吃不十分了解,比如蒌蒿。南京人对蒌蒿十分推崇,有“无蒌蒿不成席”的赞誉之词。“蒌蒿炒豆腐干”是有名的淮扬菜。
国外引入的“特菜”有哪些?
为了满足各涉外宾馆饭店、旅游行业等需要特殊配菜供应的部分需求,开始从国外引进“西菜”品种,那时“西菜”属于特需供应,市面很少见,所以就有人称这类蔬菜为特菜。
特菜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新育成品种 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
世纪80年代“特菜”主要指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如青花菜、结球生菜、紫甘蓝、西芹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一轮由国外引进的蔬菜如樱桃番茄、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球茎茴香、番杏、软化菊苣等在国内崭露头角。
介绍三个特菜品种,特菜有什么新品种
1、宝塔花菜宝塔花菜其实就是花菜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鼓起的尖,看起来很像是宝塔,虽然它的长相奇特,但却极具营养价值。
2、易地种植的“特菜”是指由南方引入北方,或由北方引入南方种植的蔬菜。如蕹菜、苋菜、菜心、芥蓝、大叶筒蒿、佛手瓜、棱丝瓜、瓠瓜、鱼腥草等。之所以能进行易地种植蔬菜,主要是栽培设施的发展和进步。
3、香芹菜、根芹菜、球茎茴香、樱桃萝卜、樱桃番茄、水果型黄瓜、四棱豆、黄秋葵、牛蒡、玉米笋、网纹甜瓜等。这些蔬菜多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进,由于较为新颖,多统称“特菜”,并在“特菜”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4、经过20年的引种与推广,如今有些特菜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大众蔬菜”。 广义的特种蔬菜可分为以下几类: 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5、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新育成品种 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易地种植的“特菜”有哪些?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流通领域的不断扩大,过去只在特定的地域少量种植,被视为地方名、特、优品种蔬菜,如落葵、千叶红、蛇瓜、莲藕、香芋、紫菜薹、荆芥、金丝瓜、菜用当归等,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2、环境要求:小香葱耐寒、耐热性较强,四季均可种植。最适生长温度为18℃—23℃,其根系分布浅,需水量小,不耐干旱,适宜在沙性土壤中种植。光照强度要求中等,强光条件下容易老化,品质变差。
3、特菜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苋,是菊科紫背天葵属中宿根常绿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四川,台湾栽培较多。抗热抗旱,病虫害少,是天然无公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