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到八品所有的官名,分别都是干什么的,越详细越好
1、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2、内侍省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内官 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
3、一台:御史台(监察);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4、从八品上 左拾遗(六人),右拾遗(六人) 唐朝宫女制度承袭隋朝,设六局: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管理宫中一应事务。 六局首席女官分别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相当于后宫的六部尚书。
5、)台院侍御史,负责纠举、弹劾朝廷百官。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种仪式。“正班,列于阁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3)察院监察御史的督察范围非常广泛。巡按各地。
古代的校书郎是个什么官?
校书郎算是一个升迁的跳板。比同为9品的“正字”要好,因为“校书郎”是中央官,“正字”是中央外放地方的官,自然中央在领导身边升的快,所以大大大大诗人李商隐当年就是当了“正字”后还再去考“校书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校书郎是一种古代中国官职,主要负责校对皇帝的书信和公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因为皇帝的书信和公文通常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确保没有错误。
校书在各个朝代的品级都略有不同,所属的衙门也不同,但都是低级官员,没有上朝的资格。明清校书是正九品,隶属于太子的詹事府下的司经局,掌缮写装潢,诠其讹谬而调其音切,是太子洗马的副官。
古代八品官员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1、古代八品官员分为正八品和从八品,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2、古代的八品官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或者副科级,分别对应正八品和从八品。在古代,想要当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各种的考试和审核,才能谋得一个官职。下文是关于八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的具体内容介绍。
3、按照清代的官制,八品官包括县丞、库大使、按察使司知事、府厅学正、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省纪委副处长,市教育局局长、盐务局局长。
4、古代的官职和现代的官职无法直接对应,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权限。但是,以下是一品至九品芝麻官大致对应的现代官职: 一品: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如省长、市长等。
为校书郎,轮对,举苏轼所言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什么意思?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改正错误不要犹豫,态度要端正,要像水流一样迅速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指导意见。
在于风俗的厚薄,不在于富裕和贫穷。君主如果懂得这些,就会知道事情的轻重。所以我希望陛下崇尚道德而使风俗淳厚,不希望急于有功绩而贪求富强。爱惜风俗,像保护元气一样。
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以万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财,论说百端,喧传万口,然而莫之顾者,徒曰:“我无其事,何恤于人言。
去肉食之兽;去食粟之鸟;去丝罝之网。”高诱 注:“是三言也。”《宋史·苏轼传》:“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三个字。
臣之所欲言者三,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而已。 人莫不有所恃,人臣恃陛下之命,故能役使小民;恃陛下之法,故能胜服强暴。至於人主所恃者谁与?书曰:“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言天下莫危於人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