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是常见的虫害,小麦吸浆虫如何防治?
小麦吸浆虫防治有3个关键时期:种麦整地时选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孕穗打苞期撒杀虫剂,然后成分混土;齐穗期打药控制。并把卵生产在还未扬花的麦穗上。
化学防治也有两种方式,土壤处理,化学防治。地基处理,般在播种前,通过深耕土壤,将混合的有毒土均匀地分布在土壤中,以便在深耕时,将混合的有毒土翻过来,达到防治的目的。般来说,用辛硫磷或甲基异可制成毒性药剂。
(2)成虫期药剂防治 在小麦抽穗至开花前,每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加水4千克稀释,喷洒在25千克麦糠上拌匀,隔行每亩撒一堆,此法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
很多人不了解小麦吸浆虫,什么是小麦吸浆虫?
1、如小麦的主要害虫有小麦蚜虫、麦蜘蛛、小麦吸浆虫、麦叶蜂、潜叶蝇、棉铃虫、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小麦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生长速度加快。然而,危害小麦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
2、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疵粒、空壳,轻则减产20%-50%,重则达60%-90%,甚至颗粒无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3、小麦吸浆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麦红吸浆虫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以及长江、汉水和嘉陵江沿岸产麦区;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甘、青、宁、川、黔等省、自治区高寒、冷凉地带。
4、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能够造成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80%,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5、小麦害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它主要依靠幼虫为害,以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的汁液为食,所以得名小麦寄生虫。小麦果肉害虫发生,防治不及时,严重时可直接收获,危害非常大。小麦害虫防治分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
6、小麦吸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害虫,一年一代或多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春季小麦返青后,当10公分地温达到10℃左右时幼虫结束休眠,移到土表层化蛹。
小麦吸浆虫什么时候打药最好
吸浆虫在小麦返青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打药最好。小麦返青期 小麦返青期是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小麦吸浆虫向表土层移动时,可以在田间撒施5%毒死蜱颗粒剂,杀灭土壤内的幼虫。
防治小麦吸浆虫最好在抽穗至扬花前(一般田间有80%抽穗就可以用药)用药防治是最好的。对于吸浆虫发生严重的麦田,最好与棉花、油菜等其它作物进行轮作,以避开虫源。
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是灌浆中期和抽穗至开花前。小麦吸浆虫可以在抽穗前至扬花期打药,并且打药的时间以黄昏前后为宜,最佳的防治时间在灌浆中期。
防治小麦吸浆虫一般可以在小麦抽穗前至扬花期打药,并且防治时间以黄昏前后(确保晴天、无风)为宜。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常见的害虫。一般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且多为裸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土防治效果较好。
小麦吸浆虫发生原因是什么?什么时间预防和治理?有哪些方法措施?_百度...
小麦吸浆虫能否暴发成灾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等。近年来因旋耕面积加大,深耕翻次数减少,水利条件改善等,为小麦吸浆虫生存及田间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虫口密度逐年提高。
蛹期防治:蛹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最关键时期,我县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具体方法为: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加水5千克喷拌细砂土25千克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重发生麦田应适当增加药量。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一般与雨水和湿度有关,雨水充足会有利于其孵化。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种植的麦田要连年深翻,可以油菜、豆类、棉花和水稻等作物轮作,以减少发病的情况。
轻轻震动,可看到3-5头成虫飞出,这时抓紧施药,杀死成虫。具体应根据气温回升和小麦生长的时间及各地条件来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