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养殖方法
1、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这种饲养方法,雉鸡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空气新鲜、卫生条件好、活动范围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虫采食,又有足够的人工投放饲料、饮水,极有利雉鸡育成期的快速生长。
2、饲养方法山鸡主要有三种饲养,分别是立体笼养、网舍饲养、散养,其中散养是很多地区采用的养殖方法。根据山鸡的*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山鸡进行散养。
3、开产前公山鸡要提前3周光照,母山鸡要提前两周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的灯泡,距地面8~2米为宜。光照每天16小时,灯距要适当,保证照明均匀,光线要稳定,否则会使山鸡烦躁不安影响产蛋。
4、山鸡养殖方法:光照和饲喂。夏季天气炎热,山鸡的采食高峰期一般在早上和晚上。因此,在天亮前2小时开灯,并供水供食,晚上也要开灯2~3小时。
山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控制湿度冬季野鸡舍的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湿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提高野鸡的生长效率,应将鸡舍温度控制在65%左右。湿度过低的话,野鸡舍过于干燥,容易引起野鸡的呼吸道疾病。
根据山鸡的生长特点,其饲养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雏期:从出壳至脱温,一般为42天左右。这个阶段系山鸡保温养育的前期,是山鸡比较难养的一段时间。
饲养方法山鸡主要有三种饲养,分别是立体笼养、网舍饲养、散养,其中散养是很多地区采用的养殖方法。根据山鸡的*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山鸡进行散养。
饲养山鸡的方法 山鸡雏期养殖管理技术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
山鸡苗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具体内容如下:对雏鸡初期的养殖管理 当孵坊或自然孵化雏鸡出壳后,备有烘房者,可在烘房内网上多层育雏。
繁殖期的管理工作: 种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促进种雉鸡的繁殖性能。此外,还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创造一个安静的产蛋环境,抓鸡、集蛋要轻、稳,做到不惊群,保持此期群体的相对稳定。勤捡蛋,减少破损蛋。
山鸡养殖技术
1、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
2、开产前公山鸡要提前3周光照,母山鸡要提前两周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的灯泡,距地面8~2米为宜。光照每天16小时,灯距要适当,保证照明均匀,光线要稳定,否则会使山鸡烦躁不安影响产蛋。
3、山鸡的饲养方法 养殖场舍的建造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
4、山鸡养殖方法:通风降温。在炎热的夏季尽量给山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条件的可把鸡舍搬迁到树木茂密的地方,如不能搬迁,一定要塔遮阳篷,防止太阳光直射在山鸡身上。
5、养殖场最好选在阳光充足且干燥的空旷地带或树林里。可以利用牧草地封闭露天养殖;也可以利用旧房子改造或重新建房、搭棚养殖;但阴暗潮湿的房子(病原微生物滋生较多、阳光不足)不适宜养殖山鸡。
山鸡养殖
1、山鸡好养。山鸡为野生动物,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对环境要求不高,能耐46度的高温和零下32度的严寒,养殖技术与家鸡一样,主食五谷杂粮,用普通饲料加青草、菜叶即可喂养,可利用旧房、仓库等进行圈养或笼养。
2、饲养方法山鸡主要有三种饲养,分别是立体笼养、网舍饲养、散养,其中散养是很多地区采用的养殖方法。根据山鸡的*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山鸡进行散养。
3、山鸡场舍应选择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庄、厂矿,较为清静并有卫生水源和电源的地方。每间鸡舍以32平方米为宜。规模养殖,每栋鸡舍长36米,宽8米,高2米以上。
4、按消费习惯,雄性肉山鸡95日龄~105日龄上市,体重2斤~3斤,羽毛丰满,出现“七彩”外观;而雌性肉山鸡上市要求不严格,体重约为5斤~2斤,所以常以公鸡为准计算上市日龄(即95天~10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