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红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症状,防治措施分别是什么?
1、黄瓜粉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首先,危害症状被粉红色感染的叶片上出现深绿色、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的浅棕色斑点。当种植环境湿度相对较高时,叶缘水渍,病斑薄,易破裂。
2、黄瓜红粉病通常发生在温室黄瓜中,春季大棚中温度比较高、光线不足、通风不良,所以容易生病而陆地黄瓜也可能发生,大多是在夏季降雨和高湿度条件下发生,如果温度为25-30°C,并且湿度超过85%,更容易生病。
3、(1)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30千克左右。(2)及时摘除病叶:苗期及盛期摘除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抗病力。
4、及时吹风,降低仓库内湿度,容易诱发黄瓜红粉病,保护地种植用不容易渗水的塑料薄膜覆盖,因此,不保护积温,及时抽风,让仓库内外空气对流,是预防黄瓜红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浇水是提高保护地湿度的主要措施。
5、黄瓜白粉病的病原体是菌丝体,它会留在病土中生存,如果条件合适,菌丝会扩散到叶子上,并通过伤口进入,病原体通常通过风雨和灌溉水传播。黄瓜白粉病通常发生在温室黄瓜中。
怎样防治温室黄瓜病害?
1、防治方法:采用高温闷棚,是大棚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方法是在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大棚密闭,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45-46℃时维持2小时,以杀灭棚内的病菌,之后缓慢通风,降低温度。
2、(1)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收获后期,清除病残体,土壤深翻20cm以上。(2)及时通风换气,浇水要适量,忌在阴天浇水,防止温度过高,注意保温,防止寒流。(3)可采用烟雾法、粉尘法和杀菌剂防治。
3、还可在大棚内后墙上悬挂反光幕,以增加棚内尤其是后部的光照强度。
哈密瓜的红粉病怎么弄好?
适期采收,不可过迟,千方百计减少各种伤口。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防治方法】①适期采收,不可过迟,减少各种伤口。②贮运时控制好温湿度,哈密瓜3-9℃、白兰瓜5-8℃,相对湿度不宜超过85%,并注意通风散湿。
及时整枝 及时摘除新发侧枝,底部老、病、黄化叶和枯萎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整枝后喷雾速渡进行消毒。及时放风,降低棚内 在保护适温不降低的前提下,及时放风,让棚内外空气对流。
(1)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30千克左右。(2)及时摘除病叶:苗期及盛期摘除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抗病力。
发病后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借助风雨和灌溉水进行传播。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大于85%。春季温室高温、光照不足、通风不畅或温室易发生黄瓜粉病。防控措施合理密植保护区内黄瓜密度应在3500株/亩左右。
黄瓜红粉病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哪种比较好呢?
1、(1)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30千克左右。(2)及时摘除病叶:苗期及盛期摘除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抗病力。
2、及时绑扎藤蔓捆绑黄瓜藤不仅能使茎和藤看起来一致,提高黄瓜的抗性,还能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黄瓜种植一周后,设置支撑物和吊绳,将藤系好。
3、黄瓜红粉病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黄瓜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到黄瓜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黄瓜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如黄瓜栽培密度过大,则易形成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加重红粉病的发生。
4、再继续浸泡4小时,播种并发芽。常见的黄瓜红粉病可以使用5,000倍40%氟硅唑或1000倍25%丙草胺或1500-2000倍25%嘧菌酯,也可以用氟烷、氧嘧菌酯、恶唑、氟等化合物进行治疗,但建议每周一次,轮换施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