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的农业大国是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6亿公顷。
印度是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一共298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共14亿,印度不但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是一个粮食出口大国,据世界银行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印度2021年粮食出口位居世界第六。
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牛生产国之一。其中,昆迪水牛和巴基斯坦本地的肉牛是主要的品种。昆迪水牛是亚洲水牛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
南亚地区七国的农业基本情况 南亚地区由7个国家组成,即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人口约占世界总量的1/4。这7个国家都是成立于1985年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
首先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全国产值在国民总值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但由于印度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所以80%的印度人靠农业来养活自己。其次一些印度农民由于城市的发展,或者是贫穷,变卖了自己的土地。
我国是个人口强国,也是农业大国。从古至今,我国就重视农业发展,我国根据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兴修水利工程等,将许多旱灾少雨,不适合栽种的区域,变成了富饶的良田。这让我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印度对大米“出手”!部分品种征收关税,碎米禁止出口,有啥影响
而这一消息尚未被市场消化,9月8日印度宣布,自9月9日起将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涉及未碾米、去壳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等品类,并禁止碎米出口。再次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次,印度禁止碎米出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国家的贫苦人员的生活质量受损,甚至可能会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况。印度除了是大米的出口大国之外,其出口大米的价格也是较低的。而且,印度还会出口碎米。
一方面稻米的产量减少;另一方面印度国内谷物通胀严重。印度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为了保障本国的的经济,才决定对大米出口征收关税的决定。在国际粮食市场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人们敏感的神经。
现在禁令一出,那些粮食特别是碎米,既无法出口也不可能运回印度内陆。其实,这已经是印度今年第三次限制粮食出口。在5月,印度担心国内粮食生产受到酷热天气的影响,因此限制了小麦和糖的出口。
于是印度政府为了优先保障国内供给,以及平抑价格,去年9月份时宣布对部分大米品种征收关税,并且禁止碎米出口。然而,这一政令的实施并没能达到预期。
全球粮食再响警报,大米也紧张,粮价是否会再次涨价?
而供应量少的情况下,那么必然就会引起这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现在对于全球粮食再响警报的这件事情,我觉得大米供应紧张也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
到了2022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为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再增动力,其中,小麦涨幅暴增,原因是俄乌两国均为小麦出口大国,约占到全球近30%的小麦出口,于是一场以小麦为首的全球粮价飙升再次开启。
东南亚国家减少了粮食的出口,那么进口也会变的越来越困难,所以粮价会增长。
这就有可能导致全球的粮食产品一块儿涨价,会出现全球性的危机。要应付好粮食危机,各国也是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像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调整粮食的供应结构,减少了非主食作物种植,通过进口替代的方式弥补。
觉得,今本年度中国粮食整体价钱相比于以往而言一定会有一定的上涨,终究全世界的局势摆放在面前。
另一方面,全球小麦第二生产大国印度也因为极端天气原因暂停了小麦出口,一时间使得全球小麦市场供需更加紧张。
大米会不会涨价?
国内大米可能会涨价,有可能不会,因为大米价格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天气灾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然灾害,如洪涝、旱灾等,会对农田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从而影响大米的供应量,进而推高价格。
综合来看,虽然大米价格上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目前没有必要过度囤积大米。
年大米涨价的情况确实存在。随着2023年的到来,大米价格在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种植成本的上升都是导致大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