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叶上有白点到底是什么病
韭菜灰霉病 又称白点病,低温多雨危害严重,可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严重影响产量。防治: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等交替喷雾防治。以上药剂5-7天一次,连喷2-3次。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应该是灰霉病, 被害叶片上初生白色至浅灰褐色的小斑点,属于白点型的。防治:可用异菌脲+腐霉利,或咯菌腈,或咯菌.嘧菌环胺,或嘧菌环胺,或啶菌恶唑,或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等药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韭菜灰霉病俗称白点病,能快速引起叶片腐烂枯死。主要由温湿度条件不适引起。
请问韭菜上面有白斑这是什么病
1、二,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冬春低温、多雨年份危害严重。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直接影响产量。
2、应该是灰霉病, 被害叶片上初生白色至浅灰褐色的小斑点,属于白点型的。防治:可用异菌脲+腐霉利,或咯菌腈,或咯菌.嘧菌环胺,或嘧菌环胺,或啶菌恶唑,或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等药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3、灰霉病危害。现在的温度,湿度适合灰霉病危害。降低湿度,适当控制浇水。用腐霉利,异菌脲,乙烯菌核利,咯菌腈,嘧霉胺,嘧菌环胺,啶酰菌胺,啶菌恶唑,氟吡菌酰胺等药物交替喷洒。
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风量要根据韭菜的长势确定。刚割过的韭菜或外界温度低时,通风量要小或延迟通风,严防扫地风。培育壮苗,注意养茬。施用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好茬,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通风和除湿。防治该病的关键是及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根据天气变化,中午前后将棚膜拉开一个缝隙进行通风除湿,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以下。通风量视韭菜生长情况而定,严禁使用底气。培育壮苗,留好茬。
高温高湿是年花韭菜灰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7月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可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
首先应注意合理浇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其次是在每次收割后,可在墒面上撒施一薄层草木灰,一则能够起到吸热、吸湿和增温的作用,二则又能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有利于植株稳健生长,增强抗病力。
怎样防治韭菜灰霉病?
低温高湿是年花韭菜灰霉病发生的主要条件,秋末冬初低温多雨天气,年花韭菜灰霉病发生严重。
韭菜叶上有白点是白斑叶枯病,又叫韭菜灰霉病,是棚室栽培韭菜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方法 控温、降湿、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
灰霉病又称白斑病,是大棚韭菜的一种重要病害。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可持续到次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减产20-30%。而且,病叶常伴有发霉味,使病叶质量下降。病虫害疾病表现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大棚韭菜易发生灰霉病,病叶密生灰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融合成大片,直至半叶或全叶腐烂,并伴有霉味,其防治措施是:清理病老叶。
韭菜灰霉病,疫病,霜霉病
韮菜灰霉病,选用腐霉利、异菌脲、菌核净、嘧霉胺、啶酰菌胺+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2-3次。韮菜疫病,选用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烯酰锰锌+有机硅喷雾防治 ,间隔5-7天再喷一次。
韭菜疫病,可以用霜脲锰锌,霜霉威,乙磷铝.锰锌,甲霜.锰锌,烯酰吗啉,霜霉.疫净,银法利(氟菌胺.双霉威),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等加叶面肥喷雾。
韭菜疫病:夏季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病叶多从中下部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当扩展到叶子的一半左右时,全叶变黄,下垂,软腐。假茎受害,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长出灰白霉。韭菜灰霉病:主要侵害叶片。
韭菜叶片长了很多白点是什么病?
1、应该是灰霉病, 被害叶片上初生白色至浅灰褐色的小斑点,属于白点型的。防治:可用异菌脲+腐霉利,或咯菌腈,或咯菌.嘧菌环胺,或嘧菌环胺,或啶菌恶唑,或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等药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2、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冬春低温、多雨年份危害严重。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直接影响产量。
3、韭菜灰霉病 又称白点病,低温多雨危害严重,可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严重影响产量。防治: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等交替喷雾防治。以上药剂5-7天一次,连喷2-3次。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4、韭菜叶片上有好多白点是因因为韭菜得了灰霉病。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温度15℃~21℃、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发病重,相对湿度低于60%发病轻或不发病。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且湿度大,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