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是怎么能提高产量的?
适时收获水稻完全成熟后,收割过程会导致谷物掉落,降低收成。一般杂交水稻在穗后30天成熟,穗中上部成熟时即可收获。入秋后气候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阴雨天气增多。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袁隆平就是用杂交水稻将产量大大提高而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步骤一:选择亲本 选择亲本是杂交水稻成功的关键。亲本应该是优良的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旱等优点。同时,亲本之间应该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这样才能使得杂交后的水稻产生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杂交的方式实现基因的优胜劣汰,进而提高产量。
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提升高的原因在于其自身根系发达,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面,也可以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面。由于杂交水稻自身的超强耐旱性,它可以生长在丘陵,山地,平原等。
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
有什么小技巧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
1、增加有机肥 超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需施氮220kg/HM,基肥用量应在55%以上。水稻栽后3d施用尿素105kg~145kg/HM,栽后8~12d施用速效肥维持叶龄,水稻生育中期施用有机肥维持叶龄。
2、优良性状互补如果把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它们的优良性状能够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来的杂交品种就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这就是杂交水稻的种植。
3、增施氮肥一般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对于高产田,常固氮过多使各种元素失去平衡,其增产效率大减,因此必需配合一定量的磷、钾肥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必须注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
通常情况下,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多少?
1、杂交水稻在常规种植下,平均产量约1000-3000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杂交水稻适合在有充足日照和降水的地区种植,比如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南方地区。
2、杂交水稻在常规种植下,平均产量约1000-1500公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产量会有一定的差异。杂交水稻在常规种植下,平均产量约1000-1500公斤/亩。
3、正常的情况下,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是可以达到1000-3000斤左右的,但是会因为播种时间、种植方法而产生差异,这种水稻目前比较适合在日照充足、降水量多的地区进行种植。
4、-600公斤。由于杂交水稻的产量因品种而异,通常在气候条件和水肥管理方面,试验田与普通稻田有很大差距,亩产量为500-600公斤。
杂交水稻在三亚首获丰收,亩产量是多少?
1、年5月9日上午,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示范点随机选取3个地块,进行实割实测,最终实测结果为一类田亩产量10156kg,二类田亩产量10045kg,三类田亩产量990.48kg,平均亩产量为10083kg。
2、在三亚的水稻示范点处,用收割机收割的杂交水稻已经超过了平均亩产10083公斤。比预测的亩产量还要多出了一百余公斤。当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以及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3、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导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示范田在海南三亚收割,经专家组验收,这块试范田的“隆两优1813”新品种实测亩产为939千克,理论亩产达1088千克,在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中实现重要突破。
4、专家组选取了3个地块,同时进行收割、打谷,汇总后按照高产创建产量公式计算,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83公斤。据悉,袁隆平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是高品质的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1、袁隆平 (1930.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2、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为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五成多,全国水稻平均单产每公顷约4吨,其中杂交水稻每公顷约5吨。袁隆平说,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
3、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
4、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