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进口或不降反增!这并非空穴来风
1、但是近日,业内人士推测,今年我国的粮食进口量大概率将增长,引发了市场的不小关注。
2、如果不考虑各大央行注入的过多流动性,导致近两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个因素是俄乌冲突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价格上涨;第二个因素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导致粮食生产出现问题,这也影响了粮食价格。
3、第二个变化是极端天气对粮食市场的扰动。近两年极端天气频发,极端干旱与洪涝等对粮食产量不断干扰,也使得全球粮食供给持续偏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粮食产量也受到扰动。
玉米下跌!各类传闻“风声鹤唳”,未来粮价最大危险是什么?
玉米市场之所以会迎来当前的被动格局,主要原因还是跟集中售粮有关系,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行情走势自然也会迎来顺势调整。
从目前山东、华北的玉米表现来说,山东、华北地区的玉米下跌形势更为明显;山东地区玉米全线下跌,深加工企业不约而同地下调玉米收购价,这也对基层的持粮主体的心态带来了新的影响。
在饲用消耗需求、加工消耗需求和全球粮价上涨的总体格局的影响之下,未来的玉米应该还存在不小的涨价机会。对于玉米行情,老道认为个别企业的短期调价并不能说明问题。
小麦上演季节性下跌行情,1-5月我国粮食出口大米多大豆少
在此形势下,小麦进口量同比下降4%。变化2:大米、高粱进口同比大增与玉米、小麦不同的是,截至5月份,今年大米以及高粱的进口量上涨较为明显。
而跌幅也是相当惊人,截止3月28日,全国小麦均价已经跌破5元/斤,小麦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下跌幅度均在220~280元/吨之间,这多少有些超出了业界的预期。
同比下降14%。从月度数据来看,2020年1-2月中国粮食出口数量为35万吨;3-12月期间,中国粮食出口数量于5月达到最高值,为46万吨;在8月达到最低值,为20万吨。
这也是该集团在欧洲建成的第一家先进生物柴油工厂。
玉米均价由年初的2900元/吨左右,降到了8月中旬2700元一线,平均每吨下跌200元。然而玉米价格触底后,在新玉米陆续上市的当口,价格开始震荡小幅回暖,从8月中旬到9月上旬,玉米是个稳中偏强的走势。
加上新麦开秤价可能偏高,部分贸易商很可能持续持粮;面粉企业因为库存相对充足,多持观望态度,等待新麦上市。但是到了5月小麦价格很有可能进入下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