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国际价格同比大幅度上涨,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吗?
各国粮价都受到影响,例如美国涨幅为3%,超过通胀率2倍,目前该国最穷的人36%收入用于购物中。另外,联合国粮食组织编制的世界谷物价格指数从去年6月截至今年3月,连续上涨9个月,且创下2014年7月来的最高价。
过去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印度等世界重要“粮仓”纷纷收紧粮食出口,造成全球农产品供给呈现紧平衡格局。受此影响,小麦、大豆、稻谷、燕麦等海外农产品期货价格短期内大幅攀升。
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到国内的粮食价格,使得国内的粮食价格也会出现小幅度上涨的现象。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大,玉米的替代品价格可能出现上涨,这将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全球范围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国际玉米价格、汇率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玉米价格。
所以,即使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再厉害,对于国内的粮食价格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数据显示,我国进口主要粮食有小麦,玉米和谷物,除此之外,其他农产品进口量也不大。
开始发力!稳如泰山的国际大米下半年或持续上涨,咋回事?
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当然也受到其他关联品种价格的带动,比如像小麦等。在目前动荡的国际局势下,小麦的价格也很容易上涨,从而会引发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
通过各种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 再者是通过各种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因为如果有办法通过政府部门释放的一些政策来针对性人民币的购买力的情况下那么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的影响就会被抵消掉,这是非常有利的 。
口粮供需紧张,触发了各国粮食保护主义情绪大幅上升,在小麦供给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不少国家开始考虑寻求大米作为替代,因此大米需求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是成本的推升。
2023年大米价为何暴涨
随着2023年的到来,大米价格在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种植成本的上升都是导致大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去年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多次洪灾,导致了大量农田受损,大米产量减少。
年大米没有囤积的必要 尽管大米价格有所上涨,但我国的粮食储备总体上是充足的,国家也采取了多项措施保障粮食供应。因此,不必恐慌和囤积大米,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市场调节来保障粮食供应。
四是俄乌冲突。2022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俄乌冲突的爆发,俄乌冲突再次把粮价推上了高峰。尤其是黑海港口封闭以后,小麦市场风起云涌,价格一度涨破新高。
例如,2023年基层粮源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大米价格出现一定的上涨。另外,国际米价也在连续5个月上涨,其中泰国大米价格上涨了25%,这可能会对国内大米价格产生影响。此外,国内需求量大,如果供应不足,价格可能会上涨。
商家炒作也是导致大米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一些商家可能会借机炒作大米紧缺的消息,制造人们囤米的恐慌情绪,从而推高价格。这种炒作行为并非首次出现,往年虽然也有洪涝灾害,但并没有对大米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