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有什么...
1、加强田间管理和定苗,将田间患病植株拔除,集中掩埋或焚烧,减少粗缩病的传染源。合理施肥和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增强玉米的抗病性和耐性。玉米粗缩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和蚜虫传播。
2、⑦拔除病苗。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
3、拔除玉米病株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对个别严重发病的田块,及时毁耕改种豆科作物,减轻经济损失。
4、使用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目前市场上暂时内有高抗矮缩性的玉米品种,但在播种玉米时还应当选择对矮缩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矮缩病的发生率。
5、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视情况不种春玉米、选用抗病品种、调整玉米播期、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化学防治: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
玉米粗缩病如何防治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农大10丹玉6号、中单2号、丰单1号、陇单1号、中玉5号、张单251等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
⑦拔除病苗。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
拔除玉米病株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对个别严重发病的田块,及时毁耕改种豆科作物,减轻经济损失。
玉米的粗缩病要怎样防治?
1、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农大10丹玉6号、中单2号、丰单1号、陇单1号、中玉5号、张单251等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
2、⑦拔除病苗。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
3、适期防治 小麦收割后,对早播夏玉米开展一次药剂防治,控制该类型田成虫发生量。夏玉米3~4叶期全面普治灰飞虱,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等。
4、一是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农大10丹玉6号、中单2号、丰单1号、陇单1号、中玉5号、张单251等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
玉米粗缩病,预防为主 ,首先要防治好飞虱,蚜虫等,控制传染源。可以用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吗啉呱,苦.钙.硫磺复配剂,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植病灵等加氨基酸叶面肥加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喷雾预防。
用先正达的锐胜,70%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有效成分为噻虫嗪,先正达专利产品。每100kg种子用锐胜200-300g可有效防治灰飞虱(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播介体),从而达到防治玉米粗缩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兼防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粗缩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玉米适期早播,尽量使玉米苗期避开第一代灰飞虱成虫的活动盛期。清除田间、田边、畦梗杂草,结合定苗拔除病株,消灭毒源和传毒昆虫,减轻危害。
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为了及时的防治玉米粗缩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夏季玉米粗缩病是怎么回事?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针对近年来灰飞虱虫量大、带毒率高的特点,根据灰飞虱传毒特点及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防治上要采取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综合防治的策略。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是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那么,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呢?玉米粗缩病的主要症状 感染的玉米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
玉米粗缩病原因玉米粗缩病,属于病毒病,肥水不合理,温差大,种子带毒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该病传染性强,如果少量发生最好拔出深埋,补苗时最好换个地方。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该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病毒由灰飞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