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
年11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88万头。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据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88万头,为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7%,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正常保有量的105%)。
按照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规定来看,在今年的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已经达到4362万头。这个数据已经高于之前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调控目标。
虽然猪价在涨,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保证了猪肉的供应。需求端方面,首先,四季度是我国猪肉的传统消费高峰。其次,随着各地疫情的稳定,猪肉有希望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整体来看,2022年稳定盈利的是11五个月:1-5月以亏损为主、6月有部分养殖场能盈利,而12月则迅速“两极分化”,二次育肥养殖户亏损加剧,而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场能继续维持盈利。
历年中,从11月开始一直到次年的1月份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尤其猪肉价格在11月和12月上涨的概率都超过了80%,说明这两个月份也是消费最旺盛的月份。
母猪存栏去化是什么意思
母猪去化意思是饲养企业应对生猪市场走低的自保措施,即减少母猪饲养数量,降低后期猪价下跌风险。
母猪存栏量,是指一定时点的全部母猪饲养头数,是反映生猪饲养水平的指标。我国统计部门有定期统计资料。
存栏量是指某一阶段,如年初、某月、某季或年末的各类牲畜(成畜、幼畜,公畜、母畜等)的实有数。年初是指元月一日,年末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所以上一年的年末存栏量亦即下一年年初存栏量。
存栏是原有多少,补栏是又补充、购进多少。一般补栏后比原存栏数量要多。如果知道原存栏是多少,又知道现在存栏是是多少,就可以知道补栏的数量。
生猪存栏量是指某一阶段,如年初、某月、某季或年末的各类生猪(成猪、幼猪,公猪畜、母猪等)的实有数。年初是指元月一日,年末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所以上一年的年末存栏量亦即下一年年初存栏量。
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影响的是10-11月后生猪的出栏能力,所以4月的能繁母猪存栏上升不代表生猪供应的恢复。目前生猪供应仍然是紧缺的,加上冬季仔猪高死亡率影响,生猪的供应和需求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2023年养猪行情分析?
年养猪的前景分析参考如下:目前,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主营业务盈利为正的“猪倌”。生猪存出栏量保持稳定,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域,7月份生猪养殖扭亏为盈。
年猪价行情分析如下:一季度先稳后跌,1月因为处于春节期间,屠企购销停止,猪价会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到了3月份受春节后消费低迷的影响,猪价会持续下跌。
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97元/千克。
能繁母猪存栏量是什么?
1、能繁母猪存栏量是指某一时间点上,能繁母猪的实有数。其中能繁母猪是体重达到成年猪体重的70%以上;能定期正常发情,配种,受孕,生产;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繁殖疾病的母猪。
2、能繁母猪存栏数:某一时间点上,能繁母猪的实有数。其中能繁母猪是体重达到成年猪体重的70%以上;能定期正常发情,配种,受孕,生产;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繁殖疾病的母猪。
3、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生猪出栏量的先行指标,通常可以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估算出1年后的生猪出栏量。母猪存栏量大幅上升以后一年左右猪价开始下跌,猪价下跌后母猪存栏量随之减少,造成一年后生猪出栏减少,价格上升。
4、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意思是可维持、稳定的能繁母猪数目,在特定饲料、饮水、栏舍、管理等条件下,保证能够稳定地进行繁殖、生产小猪,并保持养殖场可持续、健康、经济的运营状态。母猪是猪群中雌性猪的统称。
5、就是指生过一胎以上的并且还有生育能力的母猪。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统计数量就出来了。
6、一个自繁自养猪场中,母猪数量、存栏量、出栏量这三个数据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母猪数量是决定存栏量的基础,因为只有有了足够的母猪,才能产生足够的后代,从而形成一定的存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