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需要注意哪一些误区,你知道吗?
根据苗期情况和气候控制小麦赤霉病时,注意小麦开花,一般小麦在上午9-11点和凌晨2-4点左右处于开花期,尽量避免用药。同时,小麦开花初期的黄色花序表明它开始开花,开花后呈白色。
总之,小麦感染赤霉病后要么没有产量,要么是有了产量但小麦卖不出去,没有收益。
要特别注意施用除草剂时的药害,对防治药害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每亩除草剂用量为200克,喷雾器每次用完。在麦收前后,麦田要严禁使用除草剂,因为除草剂会加速麦田中的杂草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小麦赤霉病经常出现,小麦赤霉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从抓好农业防治、坚持适期用药、坚持合理选药、坚持科学施药、坚持一喷多效等方面着手。抓好农业防治 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所以被小麦赤霉病感染的小麦果粒严禁食用和销售,要就地焚烧处置,以防食品安全苗腐发生不普变。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比如淮麦扬麦4号、扬麦18号、徐麦856等。(2)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湿度对小麦赤霉病有哪些影响?
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气候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度、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赤霉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遇下雨或多雾天气,空气湿度会提高,子囊孢子成熟,被风传播,散布在火药上的子囊孢子通过花房感染小穗,引起发病。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疾病,它的流行程度和细菌来源是多少。小麦品种的抵抗力。抽穗扬花期雨天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降雨天气超过3天,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
小麦赤霉病用什药?在什么时间打药效果最好?
这里建议,使用戊唑醇-咪鲜胺 ,该农药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兼具保护和治疗的作用。使用方法是,在小麦扬花期的时候,使用20~40g戊唑醇-咪鲜胺,兑水15~30kg,装于喷雾器之中进行喷施。
小麦赤霉病用三唑类、抗生素类、苯并咪唑类、咪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氰基丙烯酸酯类、酰胺类、多靶标位点类等药防治最好。三唑类药剂三唑类药剂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小麦赤霉病药剂。
小麦赤霉病 应该在齐穗期喷施杀菌剂预防,一旦发生就晚了。药剂防治。①防治适期。药剂防治赤霉病的效果与喷药时期关系很大。一般情况下在始花期(扬花率10-20%)用药最好。间隔5-7天第二次用药。
阴雨天气多的地方可以在初花期用药,降水多的地方可以在雨前或雨隙抢时打药。
用药4小时后降雨,不影响防治效果,如果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必须在第一次用药后7-10天再用一次药。烯唑醇和戊唑醇对赤霉病有治疗作用,也可兼治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等,为后期小麦一喷三防的首推杀菌剂。
您好!小麦赤霉病在小麦齐穗后20天内最容易感病,以扬花期感病率最高。高温高湿病情发生迅速。开花灌浆阶段闷热、连续降雨、潮湿多雾的天气,发病重。最佳施药时间是扬花期,应于扬花10%~50%时施药。